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5年4月號.第33卷.第2期.總第194期
「反常」的智慧
神讓苦難顛覆平凡人生?
文/陳敦康



敬虔人無辜受難
  當我們在平凡生活中經歷苦難,就算是虔誠的信徒也可能出現想要離棄神或更依靠神—逃避祂或親近祂的情況。其實神如何看待我們的困境?約伯記讓我們瞥見神對待敬虔卻受苦的人之基本原則。在舊約的其他經卷,我們通常發現神施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原則,但這不是祂對待約伯的方式。有人會問:「聖經其他地方描述神是愛與恩典的神,祂怎能引發或容許聖人遭逢苦難?」

  約伯被稱為聖人,是書卷裏起首的第一節就描述他是完全(blameless,希伯來文為 tām)和正直(upright,希伯來文為 yāšār)。「正直」意味在道德上做正確的事;「完全」則指誠實或純正(即無可指摘〔faultless〕,該詞也與獻「無殘疾」的祭牲為同一用語,指完美的標本)。這並不意味約伯是無罪的(sinless),而是他在道德品格上是無愧的。約伯是真誠、無虛假、全心全意歸向神的敬虔人,神也在約伯記一章 8 節和二章 3 節宣告這點:「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舊約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這四個詞語形容同一個人,因此約伯是優秀且虔誠的信徒。

被攻擊受苦楚
  約伯記一章 911 節記述控告者撒但認為約伯的純正行為是虛偽的,並且質疑他敬虔的動機:「約伯為甚麼會這樣做?他真是出於純正的虔誠嗎?還是因為祢給他如此極致的祝福?」撒但指出人常在神面前行善,原因是想得到祂的祝福;撒但又提出更嚴重的指控,實質是在攻擊神。神宣告約伯是完全正直的,於是撒但便挑戰神的無所不知,他的話說白了就是:「祢是愚昧的。祢認為約伯是完全的嗎?拿走他的祝福,再看看他的真實面目吧!」撒但真正要攻擊的不僅是約伯的誠信,更是神的誠信(integrity),即神對約伯的評價。撒但暗示神是被蒙蔽的(即「神啊!祢看錯了,誤解了。」);約伯在愚弄神。換句話說,約伯的正直是出於有利可圖,神誇耀約伯的評價並不正確。

  神允許撒但試煉約伯(開始剝奪約伯所有產業和兒女,並奪走約伯的健康)。然而,這一切災禍臨到約伯身上時他仍然堅定和忍耐,正如雅各書對約伯的描述(參雅五11)。約伯持守他對神的誠實與信心,也的確敬畏耶和華,遠離罪惡。持守真實信仰的信徒當對神充滿指望,並更親近祂。有盼望的人如同敬畏神的人,寧願信任神的智慧,而不是自己的智慧。

尋問受苦緣由
  僅屬血肉之軀的約伯,很想知道自己為何遭難受苦。根據經文首兩章的背景,讀者早已知悉其受苦原因,但對約伯這是隱藏的,他只能求問自己受苦的原因,努力尋找其中意義。當約伯的朋友前來安慰他,卻是添加對他的折磨。朋友與約伯談論因果報應神學的原則—如果你遭受苦難,這意味你犯了罪。但這因果報應原則不能套在每個情況(特別是約伯的情況),這樣墨守成規的應用是錯誤的。約伯沒有拒絕這原則,卻認為除了因果報應外,還有其他未明的因素,而他始終堅持自己是無辜的(參伯二十七1-6)。這些道德攻擊使約伯快瘋了,直至他與神相遇。

  我們在人生中遇到困難時,會向神求問、尋找答案。約伯向神求問他無辜受苦的事,他要尋求答案。神最後向約伯顯現,但神並沒有正面回應約伯起初發出的提問,即便祂可以。我們或會說,神大可向約伯解釋:「約伯,我知道你受這樣的苦似乎沒有道理。如果你知道天國所發生的挑戰,就會知道受攻擊的不僅是你,我也同時遭受攻擊。因為我曾宣告你是完全正直的人,我的誠信受到挑戰,被稱為愚妄、謊言者。因此,你所經歷的苦難、遭受的痛苦是為了捍衛我的正直、公義與信實。」

  約伯在沒被告知前提的無辜受難中,堅忍地持守所信,突顯了真誠無偽的敬虔信仰,讓神的榮耀大大彰顯。約伯的順服證明神對他的評價是正確的(神沒向約伯透露天上發生的挑戰,否則約伯便因預知而顯為不公,不能顯出真正的敬虔)。

苦難中的忠貞
  遇到無辜受苦的境況,上述的觀點常被忽視。正如邁克爾.福克斯(Michael V. Fox)解釋,神可以使用「莫名的苦難」,「因為它使真正的敬虔者呈現」。神賦予苦難意義。約伯記中的苦難「並不表示是因人犯了罪,它甚至可能是一個榮譽的標誌,因為它可成為忠誠人的試驗場,也是被神如此珍惜的」。由此可見信息的重點是「神對人有信心,人也必須歸還這信任」。約伯的敬虔揭示了他在痛苦中仍忠貞於神(沒有離棄神,對神的敬虔是純正的)。

  約伯遭遇不應得的苦難,顯然成為我們更了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極大痛苦的預備。基督所忍受的無辜苦難具有獨特的救贖目的,祂最終為人類帶來拯救,也為父神帶來極大的榮耀。作為基督虔誠的信徒,我們應知道生活中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讓我們多從神的角度思考苦難的意義,並神的榮耀將如何得着彰顯。我們當知道,在我們無辜遭受痛苦時,我們絕不孤單,請放心,因為神與你同在,就如祂與約伯同在一樣。約伯的信仰生命因而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就如他宣告:「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十二5
 

(作者是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Michael V Fox, "Job the Pious,"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117 (2005): 363.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