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4年2月號.第32卷.第1期.總第187期
牧人在哪裏?
顧念身處變遷中的羊羣—留守牧人的牧養心聲
採訪/小乙




  香港近年經歷社會變遷,教會同受影響。除了會友流失,教牧也受到衝擊,離職、移民,加上退休潮,信徒不禁問:「牧人在哪裏?」如此景況,留下的牧者,要思考的,不是自己要往哪裏去,而是在當下處境要帶領羊羣往哪裏去?也就是如何牧養?怎樣建立信徒?

  編者邀請三間分別為小型、中型、大型的教會,與其牧者進行訪談。以下是他們的分享,期盼在相互激盪中,能和眾牧者彼此鼓勵。

與教會一同成長的牧人
  第一間是浸信宣道會恩樂堂。疫情前約八十多人聚會,疫情後人數稍跌至現時約六十多人。在這裏服侍了三年多的黃兆文傳道分享道:「曾因以巴衝突,想到世界末日、主再來,讓我掛念在英國唸書的兩個兒子,盼望能和家人一起……但看到教會信徒的生命改變和成長,便沒想要離開。」

  黃傳道續指:「我觀察到現時弟兄姊妹都不開心、焦慮,普遍是受社會情況影響,如經濟環境轉差、移民抉擇,以及疫情使人反省到人生無常。」在牧養路上,他期望能幫助信徒身處不同歷程都有喜樂,也能在不同處境中反思信仰是甚麼,不讓環境攔阻信心。除了教導信徒讀經和祈禱,也希望能幫助他們觸摸、明悟信仰,能活出有力的信仰生命。黃傳道曾唸城市宣教課程,他強調教會是城市中的綠洲,要讓人看見基督信仰給人心靈的平安和盼望。例如現時教會設有園圃,可讓人從栽種植物中看到創造主賜予生命的朝氣和盼望。

  這幾年,教會經歷架構改革,並達致更新共識,主動接觸社區;又鼓勵年輕人參與服侍,發揮所長;從過往被牧養,到走出來服侍,繼而傳承。他們也開辦了社區中心,期望透過服務接觸更多街坊。

  黃傳道有感現時牧養信徒是幫助他們在概念和態度上的調整:「以往社會環境安逸,對信仰衝擊較少,現在社會情況遽變,自然會有挑戰和困難,需要反省、部署。他會與信徒同行,在信仰人生路上應變前行。」

守望年輕羊羣的牧人
  第二間是位於港島區的中型堂會。疫情前聚會人數約有八百多,疫情後只餘四至五百人;人數減少的主因是移民。教會現時仍維持網上崇拜,惟人數不多。信徒移民,教牧退休,致使教會的事奉人員和教牧同工都缺乏。接受訪談的同工以青黃不接形容現時人手緊張的處境。

  同工在這教會服侍已有十年。面對香港的轉變,經歷社會大眾面臨的衝擊,他也感到壓力非輕,只因並無子女成長的牽掛,也想到自己身為牧人就離不開召命,召命讓他看見要牧養的地方。他說:「看到教會有羊羣,看到教會有需要,就想到有羊就要有牧者,自自然然就留下了。」

  留下來的處境是艱辛的。教會歷史悠久,長執都已年長,思想較保守,給予年輕人發展教會的空間不多。反修例事件更突顯彼此立場不同,幸好當時沒有發生衝突。但如何牧養年輕羣體正是教會現時的挑戰。

  首先,既因年輕人對教會缺乏歸屬感,也因缺乏年輕執事關心、引導他們,於是怎樣牧養留下的和吸引新的年輕羣體,便成為了挑戰。接着是,年輕人處於關注信仰如何影響社會的時代尋問下,怎樣向他們詮釋福音?教會現時使用的福音論述,像三福、四律、福音橋等,能回應現實處境嗎?同工表達道:「我特別關注年輕人,不是由於他們離開了教會或是在服侍上的需要,而是關心他們現時所面對的處境。」

  疫情後,教會牧養年輕人的策略是凝聚:透過團組將大家連結起來,一方面是團組內的連結,另一方面是跨團組的連結,透過活動讓他們彼此認識,強調關係建立和溝通。同工的共識是多聆聽和多了解年輕人的需要,特別是他們的情緒和感受,也會適當地以真理平衡。

  同工表示期望教會的信徒都能成為門徒,並且學習倚靠聖靈,多多禱告。他補充說:「疲累、洩氣等情緒總會有,看人看處境會感到失望,惟有仰望神才不致失望。處境艱難但神有恩典,重點就是神的同在。」他繼續說:「我們沒有藉賴爆炸性的聚會叫多人信主,而是在日常中一點一滴將人帶進教會,讓人看見神的同在。這些來到教會的,有自己走進來的街坊、有說普通話的鄰舍,有因人生經歷轉變的……」

重視相互溝通的牧人
  第三間是馬鞍峰香港教會。在疫情前的聚會人數約有1,350人,反修例事件和疫情中期約有500人移民,期間雖然艱難,惟疫情後回復到疫情前的人數,其中六成是新參與教會者。該堂的李志剛主任牧師表示,至現時他們的網上崇拜有逾千人瀏覽,其中有半數是新增參與者。當其他教會正在掙扎,會否為一小羣不願回到教會的信徒提供網上崇拜時,他斷然說:「教會會繼續提供網上聚會。」自從2013年創辦馬鞍峰香港教會,李牧師在這崗位不覺已服侍十年。縱使近年社會環境改變,他卻看到教會有服侍的需要,從沒想過離開。

  教會在數年前的反修例事件中面對很大衝擊,不同意見和政見在信徒間造成分化。那時他和同工從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節“Let love be your highest goal!”(1Co. 14:1, NLT)的經文中領受到:When love is higher than opinion, it leads to patience. If opinion is higher than love, it leads to division. It is your choice. (編譯:當愛高於己見,會生出忍耐。若己見蓋過愛,會引致分裂。這是你的選擇。)這領受不單成為同工的共識,也成了當時牧養的原則;學習彼此尊重,甚至不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lnstagram 上評論。此外,溝通成為他們牧養的內容,除了會個別關心、溝通,也會落組推動溝通。回顧那時期的牧養,李牧師感恩說:「信徒因彼此意見不合而離開的很少。」

  去年李牧師因中風而不便工作,需要師母照顧,由同工們分擔他的服侍。感恩的是,休息了短短幾個月就能逐漸康復。過程中,他讓同工繼續分擔服侍,因他領受了要開拓新的事奉。早前他們已在加拿大溫哥華植堂,現時更服侍近年移英的信徒,盼望藉以馬忤斯網絡在當地植堂,讓他們得到牧養。

  李牧師又分享道,康復後他有兩點反省:第一是改變了生活和管理習慣;第二是變得更有人性。患病時,神讓他看見自己的無知和自大,也讓他看見需要安排賦權予同工及會友,好讓神的僕人和教會都得着成長。

結語
  感謝上文三位在不同處境的教會牧者,在其面對的牧養處境中與本刊讀者分享他們的檢視和回應。他們的分享不一定具指標性,但他們所經驗所省察的,卻能給予我們提醒:第一、他們在身處的環境作出省思和抉擇,也從神領受了當下的職事:作好牧人,牧養祂的羊。第二、他們按教會和信徒在現實處境中的需要,思考並推動牧養計劃和策略。第三、他們對策略作出檢視、更新。盼望他們的分享能拋磚引玉,啟發教會牧長在這變遷的時代,讓信徒得到適切的牧養,活出有力的信仰生命。

註:第二間教會的資料不便透露。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