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2年12月號.第30卷.第6期.總第180期
閱旅靈程
仇恨如沙子吞噬你
若瞳



  閱讀有時可勾起讀者的記憶和情緒,讓讀者透過文字反思和整理自己的生命。在你生命中可有甚麼痛苦和仇恨,看似是放下了,卻又不時記起?若有,不妨一讀〈沙術〉這短篇奇幻小說。

  〈沙術〉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是一位美國作家,亦身兼評論家、演說家、散文作家和政治家,其寫作風格多變,奇幻類作品十分出眾。卡德的作品《安德的遊戲》和其續集《死者代言人》先後獲得雨果獎和星雲獎,讓他成為唯一一位連續兩年奪得兩座美國科幻最高榮譽的作家。

難忘深仇拒展新生
  在〈沙術〉中,主角挈爾是個經歷傷痛的反英雄角色。故事一開始,挈爾還是個年輕人,每天就是在山上發白日夢。可是,某天他看見一隊士兵走向家園,雖知士兵到來不會有好事,但他沒想過自己的生命從此改變。

  挈爾的父親被士兵殺死,附近的鄉親族人都沒施援手;年青的挈爾更沒能反抗,只能親眼看着父親遇害。他的家和田地都被搶去,挈爾和母親只好遷居別處,期間母親染病過身,這次挈爾同樣無法阻止,只能看着母親過世和遺體火化。

  從此,挈爾開展了獨自流浪的生活。他乞討、偷竊、捉老鼠吃,不知漂泊多久,最終去到一個森林裏。當時樹木好像有生命一樣,將挈爾困住,最後幸好得到一位樹術士老人幫助他脫困。

  接着好一段日子,挈爾和老人一起生活,那是他重新感到快樂的時光。可惜他始終無法忘記父母的深仇大恨,所以他想學會強大的法術。老人雖想說服挈爾放棄,但最終還是告訴他,有一種叫沙術的法術。滿心想着復仇的挈爾離開森林,最後輾轉去到沙漠,憑藉他在樹林裏的經驗,他找到自學沙術的途徑。這種天賦並沒有造福他的人生,反帶來悲劇的結局。

願否求安慰得醫治
  結局如何?在此不作劇透,大家可找這書閱讀。惟就以上的描述,我們也可見到挈爾在樹林裏,接受樹術士的幫助和教導,生活變得安全和快樂,可惜他最後寧願放棄重新開展生命的機會,心底念念不忘的仍是仇恨和苦痛。

  讀到這裏,你會否對「恨能挑啓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十12)這經文更有體會?現實之中,我們並不是住在沙漠,更沒操縱沙子的法術,惟挈爾所經歷、對別人的恨意我們也可能擁有,而仇恨亦可像風沙一樣充滿威力,奪去生命的豐盛和滿足。

  「耶穌看見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約五6)故事的主角沒有上帝,但在我們信徒的生命中有上帝的愛傾注,我們也可到祂的跟前求安慰,求內心得醫治。

  你正在生命的沙漠中嗎?
 
(作者畢業於樹仁大學中文系,現為火苗文學工作室成員。)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