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2年12月號.第30卷.第6期.總第180期
沒有失去的禮物
聖誕.禮物
爾悅



  聖誕節,你為自己預備了甚麼禮物,也將會送身邊人甚麼禮物,好去消解一下這幾年困逆中內心的抑鬱、掙扎、疲乏?會是一頓聖誕大餐,或是一次 staycation,或是外出旅行?筆者有以下心水禮物推介。

一齣電影
  〈人生大事〉這齣電影說的是,一個為朋友出頭卻冤屈入獄的年輕人和一個孤苦無依小女孩相遇的故事。剛出獄的年輕人潦倒落泊,與父不和,不情願地在父親的長生店工作。失去爸媽的小女孩因照料她的外婆突然離世,更遭親人嫌棄,只得賴在年輕人的店裏。他們在彼此適應和生活衝突中,漸漸互相依靠、幫助,發展出微妙的父女情。他們相互扶持,給予對方面對橫逆的勇氣,也將對方帶離生活處境的幽暗。電影有一個主題:「人生無大事,只有死亡」。因為殯儀服務的工作,他們從死亡中領悟人生,跳出幽谷,踏上人生新階段。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

一趟森林浴
  森林浴即遠足。離開石屎森林,進入綠色森林,自然另有不一樣的體會。聖經福音書中的人子耶穌總是風塵僕僕、忙忙碌碌地趕鬼、治病、行神蹟、作教導……但服侍以後,他更喜歡安靜下來,在曠野的沙漠獨行,極目穹蒼下高低不平的沙丘;在約旦河畔的青草地徘徊踱步,靜看緩緩河水。夜降臨,月升起,萬籟聲中,有他的祈禱聲。在那裏,人子細訴服侍的艱辛;在那裏,人子傾訴服侍的掙扎;在那裏,人子泣訴父旨意的奧奇。在那裏,父與他同在,聆聽他每一句禱告,叫他更深認識自己是誰。

  「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祢的意旨成全。」(太二十六42)

一首可堪詠唱的詩
  近年,兩岸華人教會特別喜歡〈所有美善力量〉這首詩歌,歌詞實是潘霍華所寫的十首詩中最後一首。這詩寫於 1944 年 12 月聖誕前夕,惟不到四個月後,他就被處決了。這首詩並非一首悲壯的絕命詩,悲訴他在幽暗牢獄中的血淚。正好相反,在晦暗無光的處境裏,他感念家人給他的安慰,感激主的同在帶給他的盼望。詩文中滿載感恩:

  「儘管過去的年日折磨心靈
  艱困時光重擔壓迫我們
  主啊拯救飽受驚嚇的心靈
  以那為我們預備的救恩

  若祢給我們遞來沉重苦杯
  滿溢着憂愁痛苦的苦杯
  主啊從祢良善慈愛的聖手
  毫不顫抖存感謝領受」1

  在那無止境的監禁和昏暗歲月,當他從牢獄的窗口仰望夜空,即或看不到明月,但從點點星光,他仍能察見那美善力量的源頭, 與他同在。

  「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太一23)

一次靜觀默想
  聖誕節的教會活動,除了聚會的歡笑,報佳音的歡頌,可有想過離開歡鬧的人羣,到十架下專注片刻,默想上主。說到默想,法國的旺斯教堂也是一個好去處。這教堂是畫家馬諦斯在晚年時設計的,他刻意用簡單的線條和顏色呈現一種難得的平靜。

  香港詩人也斯曾到訪該處,被那裏的自然景色、陽光和四季的光影打動,寫下一首詩:

  「母親 嬰兒
  天空
  雲朵
  一個穿着僧袍的人
  葉子
  花朵
  生命的樹

  我們坐在這兒
  看着從光影傳來的變化
  不同的顏色
  在我們的臉上變明變暗
  每個人都可以
  懷抱希望」

  也斯說:「那麼明亮溫暖,確是有一種康復的力量,可以照得卧病在床的人好轉。」「病」得好轉,不就是我們這幾年的盼望嗎?

  「我們靠着聖靈,憑着信心,熱切等候所盼望的義。」(加五5,《新漢語譯本》)

禮物常在待你擷取
  原來只要環顧身邊,禮物無處不在,可以是一齣電影、一趟森林浴、一首詩、一首歌、一次靜觀默想……只要你願意找個時間,停一停、靜一靜;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探尋,便會發現身邊的事物,都有上主的足跡,有祂的同在,讓人體驗祂來到世間,為要賜予人生命的盼望。

  這個聖誕,你打算為自己和身邊的人,預備怎樣的禮物?

註釋:
1〈所有美善力量〉(Von guten Mächten)原文為德文, 由 Siegfried Fietz 編曲;林鴻信牧師中文翻譯。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