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1年10月號.第29卷.第5期.總第173期
閱旅靈程
如果我們要消弭壓迫
若瞳



  社會上充滿壓迫,我們有時會疑問,這些限制從何而來,是甚麼令人活在困苦中?細讀童妮摩里森的《最藍的眼睛》,或可啟發我們找到一些線索。

  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是美國非洲裔女作家,為 1993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亦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普立茲獎等多個獎項,2012 年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最藍的眼睛》是她首部長篇小說。

  《最藍的眼睛》絕對是一個悲劇故事。背景是 1941 年、充滿種族歧視的年代,主角女孩琵可拉生活於美國黑人家庭,琵可拉母親嫌棄女兒的外貌,認為她長大後不會漂亮,而琵可拉自己也希望得到一對藍眼睛,誤以為這樣就可讓自己擺脫痛苦的命運。作品裏不同角色都在展示種種扭曲的價值觀和生活:母親以在白人家中工作為傲、父親酒後強暴女兒、同學譏笑琵可拉父親的膚色、騙子牧師欺騙琵可拉去殺狗。

觀念被灌輸的途徑
  悲劇背後,值得我們細心思考的是,到底故事裏白人至上的文化如何傳播。我們至少可以見到幾個途徑。

  首先是教學。作品開始時一段重複的文字,是有關名為《迪克和珍》(Dick and Jane)的讀本,內容主要是白人中產家庭幸福快樂的生活:一棟漂亮的房子,住了爸爸、媽媽、迪克和珍。作者將這個美國白人生活的「樣板」放在最前,對照出琵可拉的悲慘。

  其次是娛樂。書中這樣描述琵可拉的媽媽:「接受了電影的教育後,她再也無法不將自己平日所見的每張臉孔用絕對之美的標尺加以歸類,這標尺是她從銀幕全盤吸收來的……電影其實只能提供一種簡單的快樂,但她卻從中學到要愛甚麼恨甚麼。」透過電影,她被濡染了一種扭曲的美醜觀念。

  第三是人。故事中不論是琵可拉的同學、抑或糖果店老闆,都以語言(唱歌)和行動(沉默)來表達對黑人的厭惡和譏弄。

  透過這些不同途徑,社會上形成一種文化氛圍,一種對善惡美醜的價值觀,在有形無形之間影響着各人的生命和選擇。為此,琵可拉希望得到藍眼睛,追尋白人的「美」,離開黑人的「醜」,藉此逃離現實的痛苦。

藉聖經迎擊扭曲價值
  今天我們所身處的社會,壓迫仍在,痛苦仍存。身為基督徒,我們除了傳福音,同時亦應多認識、了解我們正處於一場文化爭戰。文化可能告訴我們:窮人沒有價值、賺錢至上、談愛心就可以漠視別人等等。

  面對各種扭曲的觀念、價值和思潮的衝擊,基督徒最重要是回到聖經,回到上帝創造人類的心意。惟有在那裏,我們才可找到如何看待生命的方向。只有愛心,並不足夠,我們還需要努力學習和踐行聖經所教導、天國的價值觀。
 
(作者畢業於樹仁大學中文系,現為火苗文學工作室成員。)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