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叫了他們來,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
……原來藉著神跡醫好的那人有四十多歲了。」(徒四18-22)
使徒彼得和約翰本非城中名人,未跟過甚麼大師學習,也非出身名門望族,而他們在公堂上展示的口才、膽量和對經訓的正解,一點不遜在場的宗教領袖、學者和官員,加上不久前奉主耶穌基督之名施行的神跡醫治,使一位四十多歲的瘸子得回健康的腳、在場行走這活生生的見證,讓他們所說的話更添說服力(參四13-14)。
眾宗教領袖和官員面對一個實在的神跡,想出的回應竟是禁止傳講,顯明這班人已不是神的百姓。他們用的對抗手段就是恐嚇、禁聲。要阻止福音傳揚,要跟隨神的人不作見證。這是明目張膽要與神為敵的行徑
……而這是耶路撒冷啊(參四15-18)!
順從人抑神的張力
領袖與官員的選擇,已顯露出邪惡的背逆,神的僕人們要如何回應才好?!
使徒齊聲指出,這些人意的威嚇和禁聲,是不合神心意的,而按舊約律法的規定,人必須按實情作見證,不然的話那就是假見證,是要被懲罰的罪行(參四19-20)。唆使別人作假見證是罪,因應壓力作假見證也是罪;在選擇順從人抑或順從神的事上,有時就像這件事一樣,會來到如此巨大張力的境況。
而在場的百姓倒是早早就表態了:眾人為所行的奇事都歸榮耀與神(參四21)。
宗教領袖有地位,卻不敬虔;官員們握著權柄,卻不服神,導致目睹了神跡卻有若眼盲,親歷奇事卻心更剛愎。宣教工場有時蒙神憐憫而出現神跡奇事,雖被耳聞目睹,仍不能一下子就讓全民信服。信神的、與敵神的人,有時會以更大的張力較量。奉主耶穌之名治癒了村民的病,村中巫醫會不悅,教會以主的愛幫助了些村民,村子裡有勢力者會投以白眼
……
這時,傳道者的勇氣,和扎實的聖經真理講解,就是解結關鍵。
操練聽從神的勇氣
若傳道者因懼怕人的勢力而退縮,怕得罪擁權之人而自行噤聲,聽從人而不聽從神,如何傳揚福音呢?莫以為這種事只發生在初期教會時代。歷世歷代,各族各方,哪裡有神跡就有魔行,有人傳道就有鬼話,有真道佈道就有謬理詬諂,有愛心善行就引發別人嫉妒。
因此,屬神的人要操練氣節,要有腰骨、有勇氣、有膽量;至關重要是:聽從神。太快就順從人,只能眼巴巴看著時機溜走,因政治壓力而退縮的話,我們就是得罪神了。
(作者是獻身泰國宣教歷數十寒暑的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