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有四件大事。首先是
15 歲時被工廠機器夾到幾根手指導致傷殘;第二件是因遺傳病引致視力不斷退化,現已完全失明。這兩宗傷殘經歷給我帶來嚴重衝擊。不過,我人生還有兩件大事,就是信主並成為傳揚基督福音的人。
虛空人生
我七歲已開始在母親經營的茶水檔洗碗碟,長大些就當伙計招呼茶客。後來香港積極推行清潔運動,路旁的熟食攤檔常遭驅趕,以致這茶水檔沒法再經營下去。那時我剛
15 歲,父親經介紹下為我在一家工廠找到工作,豈料上班沒幾天就被運作中的機器夾住右掌的幾根手指,我痛極大叫,工友見狀立即按停機器,把我送院救治。母親聞訊趕至,看見我就痛哭起來,父親則請求醫生盡力挽救我的手指。
我在醫院住了足足一個暑期,出院後成了傷殘人士!右掌食指保不住,其餘幾根指頭都殘缺不全,只有尾指完好。當時我覺得自己彷彿掉進深淵;從沒想過重要的東西會在預料不到時失去!我頓感生命的無奈。曾聽說人生有三種空虛,一是「求之不得」,即想得的得不到;二是「所得非所求」,指即使得到所求的,卻發現不外如是,內心依然空虛,得不到滿足。第三是「得而又失」,如失戀、失學、失業、失去健康、失去親人等等;這種失去實在令人傷心痛楚。我的處境正是這種。
人生至寶
究竟人生有甚麼值得珍惜?我發現親人和友情是最寶貴的。因為我很多舊同學和老師都是基督徒,他們知道我入院後來探望,給我關心,也讓我有機會認識基督信仰。
出院後我仍未能接納自己傷殘,不敢伸出右手讓人看見。記得我在賽跑中獲獎,校長要和我握手時,我也只以左手應對;直至我信了耶穌,才慢慢接受自己。有一次聽道,講員問我們:「世上有誰最愛你?」我立刻想到母親。講員再問:「即使你很不濟都仍愛你的是誰?」我想起的也是母親;我知道無論我如何不堪,她也會愛我。直至講員提出第三條問題:「有誰即使在你很不濟的時候,仍愛你並且不會欺騙你,甚至願意為你犧牲?」我這才明白,原來上帝愛我到一個地步,願意為我死,且從不欺騙我。上帝就是愛,祂為我犧牲。因此我願意向祂認罪悔改。認罪對我來說就是坦然面對自己不濟,承認內心有很多黑暗角落。我也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為我承擔所有罪的刑罰,那是我無法承擔的;因為無論我怎麼做也彌補不了所犯的錯或人生的遺憾(有些錯是無法賠償的,人也彌補不了自己的罪),所以我們需要救恩,只有耶穌基督能使人罪得赦免。
自在人生
我經歷第二度創傷(視力出問題)時非常失落。原來人生沒甚麼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一夜之間可以全部失去。從
18 歲開始至
30 歲那
12 年間,我的視力一路走下坡,直至完全失明。記得有一天父母知道我在不久後會完全失明(我的舅父也是因遺傳病而失明),問我說:「究竟你的眼疾是從誰遺傳的?」我為了安慰母親,就說:「我的病不關您的事。」父親馬上說:「那即關我的事了。」我立即對他說:「也不關您的事
……那是外婆的問題。」我不懂安慰他們。其實,重要的不是誰的責任,而是我能否適應,是否活得好。
這個改變不了的病,以及扭轉不到的工業意外所帶來的遺憾,卻奇妙地因我信主被上帝都挪走了。感恩的是,雙親後來也信了主,不再因為沒有好好照顧我,及因我有遺傳病的內疚感而失去喜樂與盼望。以前我從沒想過自己有機會結婚,感謝上帝賜給我妻子和家庭,甚至願意使用我這傷殘的人成為服侍教會、傳揚福音的使者。我的人生因上帝的愛獲拯救,遂能接納自己,走出虛空,活出自在的人生。
(本文是劉永泉牧師在本會與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
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
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
原題是「看得見的幽默」。
內容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