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樣才是幸福。但無論再怎麼痛苦,只要那是走在正確路途的必經考驗,無論是上坡或下坡,都是通往真正幸福的一步。」日本詩人宮澤賢治曾這樣說。而聖經中的詩人大衛則說:「我沒有缺乏!」幸福是能夠真誠地向自己和別人說出這句話,但對很多人卻是太難。
人生是順逆並存
「我沒有缺乏」是詩人在聖經詩篇第二十三篇的宣告。請不要誤會,以為他事事順利,無風無浪。剛剛相反,這首詩呈現的福樂與難處是雙生的,邀請我們與逆境共存,細味從上帝而來的幸福(讀者可將
1 至
3 節和
4 至
6 節互相對照)。
- 永恆主是牧養我的;我沒有缺乏。
-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他領着我到靜水之處,
- 他使我的精神甦醒。為了他自己之名的緣故他引導我走對的轍蹟。
- 就使我行於漆黑之低谷中,我也不怕遭害;因為是你和我同在;你的棍你的杖、都安慰我。
-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滋潤我的頭;我的杯滿溢、直溢出來。
- 儘我一生的日子必有福祉和堅愛隨着我;我必長久住在永恆主的殿中。
(詩篇二十三篇,《呂振中譯本》)
草原與幽谷的牧人
羊要獲得生命所需的青草和溪水,總得走到野外去。飽足的羊會躺臥在草地上,讓吃下的反芻,養分沉澱消化。牠們無需不安地搶着吃草,更沒必要發慌地尋找自以為滿足的東西,弄得滿肚污物,愈吃愈餓。水源之處,有時水流湍急,瀑布聲嚇怕細小脆弱的心,旁邊濕滑的大石更令腳步不穩。好的牧羊人能讓羊羣怡然自在,體驗安謐的靜水之處,過濾喧囂的雜音。
我們若受困難支配,被無以名狀的恐懼和痛苦包圍,視線就變得模糊,精神渙散,雙腳抖震;橫衝直撞,身心難免留下大大小小的傷痕。上帝承諾讓我們生命復元,引導我們重新走在對的路上。不過對的路,從來不等於平坦大道。
我們就算身處漆黑的山谷,危機四伏,信賴可靠的牧羊人作嚮導,就不用過度惶恐,時刻心緒不寧。他的棍和杖,能敲碎駭人的幻象,調整蹣跚的步履,安定紊亂甚至瘋掉的靈魂。
使人得享生命尊榮
路途艱辛,不只環境所致,最大的挑戰是遇上緊咬不放的「敵人」,向我們迎面撲擊。就如旁人鋒利冰冷的敵意、肆虐失控的病況、如浪翻騰的情緒、自我攻擊的念頭
……「敵人」不會永遠消失。按這詩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有人被敵人追殺時,若有他人願意收留這人到其帳幕,追殺者就不能跟着進去,只能守在外面。我們被攻擊之際,上帝卻會設宴款待我們。原本被敵人壓迫得不似人形的我們,竟可以在威嚇者面前,安然品嘗生命的尊榮與豐富!
雖然敵人還在外面,但其存在不能毀滅你,只是太多人容讓「敵人」侵佔自己的心。若你選擇歸回上帝的保護之中,那麼追着你,佔據你視域的,便不再是張牙舞爪的敵人。請你回頭細察,緊貼你身後的,是上主的美善和厚愛。
歷險人生,內在旅程,向生命詰問,與自己相遇。漫漫長路,悠悠歲月;天上福樂,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