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經常問上帝為何我與爸爸的關係那麼陌生、疏遠,得不到所期待的父愛?
若有所失
大約在我唸幼稚園時父母就離婚了。從此,我就跟媽媽和外婆同住。印象中,爸爸經濟較寬裕時會帶我外出遊玩。然而,當我漸漸長大,開始懂事,父女的分歧日見增多,小至我因事無法應約,大至對各種事情的看法;每逢跟他意見相左時,他便脾氣爆發,甚至會吵架、冷戰,最長維持好幾個月,彼此的關係因而漸漸變差。
眾裏尋「他」
我唸的是基督教小學,因聖經科老師的教導開始認識上帝—祂是位和藹可親、有愛、有父親形象的天父,讓我感到跟生父的對比很大。小五的時候,班主任帶我們參加學校附近教會舉辦的暑假福音營。營會尾聲,導師們邀請我們接受耶穌基督為生命的救主。當時我一心渴望得到天父的愛護,好補償期望的父愛,於是禱告表示相信。
成長路上,我渴求父愛,多番嘗試與爸爸修復關係,就如在他生日時主動表達關心。可是,只要在相處中有一點分歧,他的壞脾氣都會使我的努力毀於一旦。我曾嘗試跟他講道理,但換來的只是更多辱罵、更多失望;近幾年的社會事件尤其促使我們產生更多衝突。我甚至曾把感情投射到具父親形象的老師和朋友身上,希望可以填補內心對父愛的想望。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十六9)在我漸漸對人失去信心的時候,上帝讓我發現一直默默愛着我的祂。幾年前我在看聖經時讀到一節經文,提到耶和華的大愛和拯救,叫屬祂的子民歡欣歌唱:「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西番雅書三17)這讓我感到天父並不是普通的父親;無論地上的父親如何令我失望、難過,但天父總是樂於拯救、滿有大能,並會因我喜樂。祂願意隨時向我顯明祂的愛。
接納缺乏
後來,我參加繩網攀爬活動時突破了自己,完成挑戰,更看到四周宜人的景色,當下就想到要與上帝分享心中的喜樂,我知道祂會為我歡呼。那時候,我在工作上正遇到難題,常常要超時工作追趕進度,令我不停懷疑自己。及至聽到〈用祢雙手擁抱我〉這首詩歌,歌詞提醒我,上帝必按我們的本相來愛並接納我們;祂愛我們的全部,包括接納我們的缺點。這讓我再次體會上帝的愛,也改變了我對父愛的固有想法和迷思。
當回想過去種種經歷,令我憶起信主的初衷。這位天父不僅真實地填補了我心裏的缺乏,更讓我明白祂對人的愛。我不用刻意討好祂,也無需壓抑自己的感受,祂接納我的不足,讓我更懂得何謂愛。
(採訪: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