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畔維特里(
Vitry-sur-Seine)是法國中北部城市的一個小鎮。我和朋友帶着我們同是十來歲的兒子在晚飯後散步。我們經過一間小飯館,這飯館不僅店裏有桌子,也有四五張露天餐桌,都坐滿了,可見生意不錯;菜肴美味又實惠,食客邊吃邊聊,氣氛熱鬧。
枇杷樹帶來的歡樂
飯館旁邊有一棵大枇杷樹,滿樹都是金黃色的枇杷果,個個碩大無比,像掛滿整棵樹的聖誕裝飾物,在陽光下發出金光(編按:枇杷在
6 月初成熟,而當地
6 至
8 月的日照時間很長,晚上9時半後才日落)。
我的朋友摘下幾個枇杷,嚐了一下,說:「酸甜酸甜的,很好吃!」又把幾個枇杷遞給孩子和我。我遲疑着:「這棵樹應該是有主人的吧?」朋友笑答:「主人就是這家飯館的老闆。他認識我,不會介意的。」
正說着,飯館主人出來招呼客人,看見我們在摘枇杷,笑着要我們多摘點,要不都是掉下來爛掉,就可惜了。兩個孩子更加興奮了,一個爬到樹上,伸手找摘枇杷,下邊的食客起哄給小淘氣加油,還不停出謀劃策:「那邊的樹枝上有幾個大的,藏在樹葉底下!」「小心點,別摔了!」
小飯館由於有一棵枇杷樹、一個慷慨和善的老闆,還有一羣起勁的食客,讓整個街角充滿了歡樂氣氛。從這些細節,我發現小鎮居民非常友善,素不相識的人也可以很快熟絡,更共享生活中的歡樂時光。
融和關愛 消解隔膜
在這個淳樸親切的小鎮,讓我想起那些怎樣對待鄰人、外鄉人的聖經教導。在聖經中,許多經文都有提到怎樣建立互助、彼此關愛的社羣;早期的基督徒,延續了這些教導,並將其擴展至不同種族。今天的我們,需要有同樣和善、彼此扶持的精神,才能抗衡競爭激烈的社會氣氛所造成的巨大壓力,及打破因而存在於人際間的隔膜和猜忌。
我們繼續散步,發現這裏許多庭院都種着枇杷樹,樹枝伸出院子,綠葉間閃爍團團金光,就像陽光散落的小火球夾雜在翠綠之中。歸程上再經過那家枇杷樹旁的小飯館,他們已經點亮了蠟燭,裝飾餐桌。月色下、燭光旁的枇杷樹,又是另一番溫馨浪漫。旁邊的民房也華燈初上,天上星光和人間燈火連成一片,我想天上的上帝也一定含笑看着這一片美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