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美國堪薩斯市住過,那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多年前,一位有繪畫天賦卻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在這個城市謀生。然而,無論合夥還是自創廣告公司,都屢屢遇挫。後來他替教堂作畫,薪酬極低。他借用了一間廢棄的車庫,既是畫室,也是臥室,艱辛渡日!每天他都要工作到深夜,尤其惱人的是,睡覺時總聽到老鼠「吱吱」的叫聲和在地板上的奔跑聲。
有一天,疲倦的他從畫板上抬起頭時,看見昏黃的燈光下,有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在注視他,原來是一隻小老鼠。他並沒有嚇跑或追殺牠,只感到自己不孤單了,好歹有一隻老鼠與他為伴。小老鼠見他沒有傷害自己的意思,就經常在地板上跑來跑去,最後竟然大膽地爬上畫板,有節奏地跳起舞來。他也不趕走牠,將牠當作寵物默默享受牠的「表演」。一段日子後,他們似乎彼此信任,他給牠取名叫「米奇」。
不久,年輕畫家被人介紹到好萊塢,去面試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但一個個構思構圖都被老闆否決。眼看就要失去這機會了,他在黑暗裏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出路,渡過一個個不眠之夜。一天夜裏,他突然想起堪薩斯車庫裏那隻爬到畫板上跳舞的老鼠。靈感來了,他迅速爬起來,打開燈,支起畫架,三筆兩筆就畫了一隻老鼠的輪廓。於是,歷史上一個十分可愛的動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這樣不經意地誕生了。這位年輕畫家就是後來在美國大有影響力的人物——沃爾特.迪士尼先生(Walter Disney,1901年12月5日- 1966年12月15日)。他創造了風靡全球的「米老鼠」,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製片人、導演、劇作家、配音演員和動畫師之一,至今為止仍是世界上獲得奧斯卡獎最多的人。
假設他一開始就趕走或追殺那隻小老鼠,迪士尼先生可能也不會把很多人厭惡的小老鼠塑造成可愛的樣子。正是他對小老鼠的陪伴心存感謝,心理的移情效應,居然使這個「米奇」成為他人生事業的一大轉折點。
感謝的心態對一個人的人生有着非常特別的意義。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是心胸寬廣的人,對人生的態度是積極的、陽光的。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摒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征服抱怨,從而常常喜樂。常存感恩的心,可以增加親情,贏得友情,平和心情,處好事情。
曾在網路上看過一段溫馨的話語:「一大早被鬧鐘叫醒,感謝上帝,我還活着;有窗戶要擦、地板要拖、排水管要修,表示我有一個家;有一堆的衣服要洗,表示我有衣服穿;下班後雖然感覺疲憊,表示我有工作和有能力工作;鄰舍傳來歌聲或雜音,表示我聽覺正常;宴會後的杯盤狼藉,表示我曾被朋友環繞;有稅要繳,表示我有工作和收入
……。」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得好:「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負面的人生事物,只會引動消極的情緒,生出病態的人生態度,影響自己的活力,腐蝕人際關係,這樣就談不上好的生活品質,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除了對人對事的感恩心態,如果我們對造天造地,讓我們無償享用陽光、雨水和空氣,又為我們上十字架、死而復活拯救我們的上帝心存感恩,這福分就不只在今生,更事關永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但願我們不是以圍着火雞聚餐為過節的標誌,而是以節日提醒和省察自己,努力養成感恩的人生態度。上帝在聖經中特別要求人「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凡事謝恩雖然能使人常常喜樂,但對人來說實是太難太難了。感恩的是,上帝願意幫助我們,祂賜給我們一個祕訣:「不住地禱告」。這樣,聖靈藉着聖經不斷光照和開導人心,賦予我們轉換視線的能力,以感恩代替埋怨,以饒恕代替仇恨,以知足代替貪心,以信心化解焦慮,即便遭遇困苦,也能數算上帝賜下的夠用恩典。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2023年11月號第7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