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中信月刊

年份 
分類 
2020年12月號.第59卷.第12期.總第704期
人間煦日
看顧無聲天使
丘春香



  聽到聲音、與別人閒話家常,於常人如我們而言是平常不過的事,但對聾人來說,要了解世界和接觸人群,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 2017 年一個媒體報導,香港的聾人數目持續遞增。按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聽覺有困難人士由 2000 年的 7 萬人躍升至 2013 年的 15.5 萬人。可是,在超過 15 萬名聾人及弱聽人士當中,卻只有約 3,900 人懂得使用手語。

  「要關顧、幫忙最基本是溝通,聾人不能學口語,惟有我們學習手語,這才可以踏出關懷的第一步。」關懷聾人群體的機構「愛加倍國際愛聾協會」總幹事丘春香(下稱丘牧)如此說。

為聾人世界創建橋樑
  由於社會大眾對手語未必有深入認識,因而對聾人的認識也不多。丘牧認為每一個人也有其長處或短處,聾人跟我們的分別不大,只是在溝通上會遇上困難而已。

  丘牧服侍的聾人群體中,年老的聾人多是學識水平較低,自信心較弱,害怕接觸陌生的健聽者,心靈相對較封閉。而中年聾人則比較開放,有些會特別喜歡接觸健聽人士,希望從中認識多點新事物。一般聾人的個性都比較單純,樣貌也較年輕。現今醫學昌明,因病成聾的機會已大大減少,而現在先天聾人也不多,所以青少年和小童的聾人數目相對以往也較少;加上有些先天聾人可植入人工耳蝸,若是奏效,便能學習聽和講,加強與健聽人士的溝通。

  無論在家或工作場所,若缺乏手語或文字協助,聾人和健聽人士都有溝通上的困難。聾人常會感到被人忽視或誤會。為了打開溝通渠道,丘牧任職的機構會不時舉辦手語工作坊。雖然沒有固定上課地點,只能租借地方上堂,但感恩一路走來也很順利,讓不少健聽朋友可以學懂手語,增加在不同場合提供手語翻譯及彼此交流的機會;也令一些不懂手語的聾人能透過學習融入聾人圈子。

明白每個人的價值
  丘牧對聾人群體的關懷和服侍,早在二十多年前,她特意在一間專為聾人服務的教會擔任牧者,持續關懷聾人及弱聽人士的身心靈需要。後來,她更積極推動手語研發、教學、傳譯及探訪關懷等工作。期盼藉著手語,充分發揮聾人的才華,促進聾人和健聽人士的融和交流。

  丘牧發現不少聾人或弱聽人士雖然聽不到聲音,心靈卻很清楚聽到上帝的聲音,十分明瞭自己的生命價值。藉著這份對上帝的信心和依靠,有聾人原本受盡欺凌,惶恐度日,但靠主得著喜樂和平安的心;有的曾絕望無助自尋短見,後來成為滿有盼望能助己助人的人;有的在婚前曾沉痛墮胎,至婚後成為兩子的快樂母親⋯⋯這樣的生命轉化,令不少健聽人士也被觸動鼓舞。

  該機構的手譯義工「負離子」在多次出隊探訪後,內心有著很深的感悟:來自不同教會的聾人弟兄姊妹,心中也很火熱,願意無私關心並協助教導其他聾人,儘管其中一位已返天家,但他的生命仍在「說話」,令不少聾人弟兄姊妹學習他在世時以主為中心的精神。「他們的生命也正正提醒自己,要努力改進手譯技巧,將上帝的話語清楚表達給祂所愛的聾人群體。部分聾人雖然文字水平不高,但看見他們學習時的專心及加倍的用功,同時也激勵我要一同努力學習,不能再諸多藉口了!」

聾人是特別的身分
  健聽人士常以為稱呼「聾人」好像是一個不太禮貌的詞,而「聽障」會是一個較禮貌的稱呼。然而真實的情況卻相反,聾人朋友真正在乎的,是詞語本身的含意——視他們為一個人(聾人)、還是只看到他們的障礙(聽障)。

  英國聾人社會學學者 Paddy Ladd 曾提出:「聾人」(Deaf)的文化語言模式(Culturo-linguistic model of Deafhood)視「聾人」為一種身分認同,也指出聾人實擁有其獨特的文化(Deaf culture)、社群(Deaf community)和語言(手語;Sign language)。因此,從這角度出發,「聾」並非一種殘疾或損失,而是一種特質,亦是讓聾人成功創造其他獨特之處和文化的元素,當中包括手語、De' VIA (Deaf Art)、對視覺空間擁有極高的敏銳度(Deaf Space)等。聾人亦已內化一些共同、正面價值,如「聾人與健聽人有不同之處,但不代表較低等」。最重要的是,聾人朋友對他們「聾人」這身分,感到無比自豪。(註)

  原來「聾人」才是對他們最合適、最舒服的稱呼,亦是尊重其聾文化和社群歷史的表現。
(曾美儀採訪)

註:朱憫謙:〈The Name Game:聾人?聽障?為何要對稱呼執著?〉《端傳媒》,2018 年 5 月 31 日;詳參〈https://theinitium.com〉。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