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2年8月號.第30卷.第4期.總第178期
看與聽:青年信仰尋索
四代香港人 四代教會青年人
編輯室



第一代 1945 年前出生
年齡逾 76 歲
歷來政府的青少年政策1
  • 戰後,國內難民湧入,政府委任青年福利官為 8-18 歲貧困失學孩童提供服務。
  • 惟青少年仍缺乏教育、就業機會,造成深層次矛盾,成為社會騷動溫床。
當代青年人特徵2
  • 社會百廢待舉,工作機會不多,青年人多集中注意力在工作和家庭上。
  • 他們保守、專制,不善溝通,但卻能忍耐和願意犧牲、為下一代着想,希望為他們創造空間和機會。
當代教會青年羣體
  • 許多青年人都出身基層,忙於工作,對福音興趣不大。少有信主的,在教會也很少參與服侍,他們的教會生活對子女影響不大。
青年人的發展空間4
  • 這一代的信徒都具當代青年人的特徵,有忍耐和犧牲精神,願意為下一代製造各種發展空間和機會。
 
第二代(戰後嬰兒) 約在 1946-1970 年出生
年齡約為 50-75 歲
歷來政府的青少年政策1
  • 六十年代中期爆發暴動,年輕人是主要參加者。
  • 政府於 1967 年作出檢討,就青少年發展提供意見,翌年即舉辦各項暑期活動。
  • 1970 年聯合國專家到訪,批評青年服務缺乏方向。
當代青年人特徵2
  • 隨着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逐步工業化,大量青年人進入工廠工作。
  • 政府提供九年免費教育,青年人的知識水平逐步提高。有良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讓他們開始擁、甚或支配權力和地位。他們也陸續成立家庭,慢慢建立起對香港的歸屬感。
當代教會青年羣體
  • 許多年輕人從學生時代已信主,他們在教會成長,並成為建立和服侍教會的中堅分子。
當代基督教的青年事工
  • 國內解放,內地教會南下帶來福音新氣象;復興的火也影響香港一羣年輕人離開原來的教會,成立福音堂。
  • 服侍青少年的機構也開始成立:中學生基督徒團契(1957 年)、畢業生基督徒團契(1957 年)、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1961 年)。
青年人的發展空間4
  • 他們在香港起步發展的時代成長,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並建立家庭,在教會也是主要帶領者。
  • 呂大樂指這一代人並未知道自己沒有完成的「歷史使命」:他們在一個機會開放的社會環境長大,卻未有讓下一兩代人可以在同樣或更開放的社會環境生活。
 
第三代 約在1971-1990 出生
年齡約為30-50 歲
歷來政府的青少年政策1
  • 1973年政府成立青年服務委員會(青事會)。
  • 1986 年成立中央青年事務委員會,研訂青年政策。
  • 1988 年港督衛奕信否定藉諮詢機構制訂青年政策,只允許諮詢。
  • 1990 年青年事務委員會成立,訂立青年約章。
當代青年人特徵2
  • 經兩代人數十年的努力,香港進入富裕年代,年輕人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機會,如留學。但他們雖有機會,也找到工作,向上流的發展卻比不上父輩,因新增的上層職位不多。
  • 這一代青年注重生活和子女的教育,見識也比父輩寬廣。
  • 隨着中國開放,他們也放眼中國,但受中英談判影響,對前路感迷茫,有的選擇移民。
當代教會青年羣體
  • 他們算是教會的第二代信徒,從出生到成長都在教會度過,經歷教會良好的牧養,如崇拜、團契、主日學和關顧等。他們也成為教會服侍的主力和財政收入來源。
當代基督教的青年事工
  • 突破的成立(1973 年),為青少年服侍掀起一陣旋風。另為滿足更多大學生能接受神學造就,中國神學研究院於1975 年成立。
  • 團契發展良好,更發展出小組,以及小組教會。
  •  在突破的協助下,本土音樂機構ACM成立(1982 年),推動本地詩歌創作。
青年人的發展空間4
  • 他們是被忽略的一代,因身處的社會能提供機會的環境逐漸減少,新增的上層職位不多。教會的情況亦不遑多讓,上一代仍在教會擔任領導角色。
  • 在2014 及2019 年的社會事件中,他們是其中受到打擊的一羣。據教會更新運動的資料顯示,2021 年教會約有11%的信徒移民,另有11%在計劃中,大部分都在這年齡羣組中。
 
 
第四代 約在1990 年後出生年齡
約為15-30 歲
歷來政府的青少年政策1
  • 1998 年首屆特首董建華接納建議成立青年廣場,兩年後提出普及大專教育。
  • 2017 年特首林鄭月娥提出「與青年同行」的三業(學業、就業、置業)和三政(議政、論政、參政)。
  • 2018 年青年發展委員會青年會納入統籌青少年有關的政策議題。
  • 2020 年特首林鄭月娥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 2021 年教育局以強化國民教育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始於2009年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的「通識教育科」。
當代青年人特徵2
  • 資源豐富的一代,物質和身心需要的資源都可覓得。
  • 青年成長於公民社會,明白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重視民主、自由、公義和法治,渴求制度上的改革
  • 隨着遊學、旅行、網絡的普及,青年的眼光不局限在香港、中國,更是放眼世界,是世界公民的一分子。
當代教會青年羣體
  • 教會有專責的青少年傳道或福音幹事負責牧養青年人。
  • 因着成長的環境急速改變,公民社會意識增長,他們會對教會提出意見甚至作出挑戰。
當代基督教的青年事工
  • 本土和外地詩歌的發展,加上教會看到青少年的獨特需要,催生了青少年崇拜3
  • 從九十年代中開始的青崇人數在2009 年(24,852 人)走到高峰,隨後在2014 年(17 , 121 人),2019年(14,295 人)陸續減少。
  • 社會運動和疫情帶來不少牧養上的困難,教會雖恢復實體聚會,但青少年參與教會的意欲逐漸下降。
青年人的發展空間4
  • 踏入二十一世紀,神學院和相關機構相繼籌辦研討會和峯會,探求青少年服侍的出路和方向,也有開辦不同的青少年課程。
  • 崇基神學院(2009 牧養研討會——再思青少年牧養:現況、理念與策略),建道神學院(2012 年青少年峯會)。
  • 不同機構也陸續開辦青少年事工課程,如建道神學院(2014 年),浸信會神學院(2017 年),播道神學院(2022 年)等。
 

教會之傷
  本刊於本年 4 月號(總 176 期)封面故事:〈社會之傷.教會之傷〉內的一篇統計數據分析文章〈探問傷逆下的教會出路〉,總結現今教會正面對三個困境:大部分信徒在社會遽變和疫症下都有情緒困擾問題(176 期的探討),接着是移民問題(177 期的探詢),以及青年信徒牧養問題(今期的探問)。

  一連三期的探求,是嘗試與讀者在時代的風雨中同行,一起在基督信仰裏看見盼望。

四代年輕人所走的路
  上面的四代劃分法,是以呂大樂所著《四代香港人》為參照;然後併入當代政府的青年政策,以及教會在青年事工上的服侍情況。讀者可先按年代閱讀(一代人的發展),再安類別閱讀(四代人的發展比較,「第一代」沒有「當代基督教的青年事工」)。這樣,香港四代人的發展脈絡,並四代人在成長過程中彼此的差距,自會心領神會。

  第三及第四代年輕人,處身知識增長、網絡媒體科技、全球化等都高速發展的時代;而社會環境,以至國際狀況亦轉變急速。他們對社會和世界的理解、體驗、渴求、甚而對未來的想望,是前兩代人未曾遇見的。

既看也聽他們的面貌聲音
  這些年,年輕信徒羣體面對社會及世界發生的事,尤其在香港發生的衝擊和挑戰,在在使他們不斷尋問「我是誰?」這身分探索;也驅使他們反思何謂福音和信仰。

  一些青年信徒跳出四堵牆的教會形式,以不同途徑反省並實踐福音、分享信仰。他們是跨領域的,有的是默默耕耘的陪伴者,有的以音樂展現信仰,有的以媒體平台分享基督生命……他們呈現了不同的探索面貌,也正顯示他們在時代轉折中,對基督信仰的認真尋求。

註釋:
  1. 翁時樂。〈年青人,需要甚麼〉。《就係香港》2019 年秋季號,頁 137-149。
  2.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2007。
  3. 據教會更新運動的資料,香港約於九十年代中有教會開始青崇。在 1999 年,有 138 堂,共有 3,563 人出席。
  4. 部分資料參考《四代香港人》。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