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於中產家庭,住千多呎房子,有家傭使喚,父母視我如珠如寶,對我千依萬順。嬌生慣養的我直至出來工作才發覺自己不識人情世故,每份工都做不長久,婚後亦不懂與夫家成員相處!
脫離舒適圈
家母在我
13 歲時過世,對我打擊很大,人生頓失方向。此時,同學向我傳福音,在悲傷中我嘗試祈禱,因感受到上帝的慈愛和安慰,我漸漸走出了幽谷。後來我跟表姊上教會,唸大專時也穩定參加團契;可是踏入職場後因週六日經常要工作未能出席崇拜。那時我只在有需要時才祈禱,惟上帝知道我真正的需要,為我安排了道路。
2014 年我結婚並住進婆家。不會做家務的我也不懂和翁姑相處,以致產生隔閡。後來家父代付首期,讓我和丈夫置業;
2017 年終有了自己的家,有車有樓,也有了我們的孩子,看似上帝給了我美滿的家庭。但這美好生活只維持了兩年就出現巨變。
疫情肆虐期間,從事化妝行業的我接不到工作,車貸、樓貸並家庭所有開銷全落在丈夫肩上;沉重的擔子令他吃不消。他開始以足球博彩來減壓,導致欠下巨債,至終破產,亦因此丟了銀行的工作。除了經濟壓力,我初為人母,在教養孩子上也手足無措;兒子進入
Trouble Two(兩歲反叛期),頑皮難教
……面對重重困境,我失眠、抑鬱、情緒頻臨崩潰!
修補關係
我問上帝為何要遭遇這些困難,但我深知愈在這時候愈要抓緊祂。果然,祂沒有輕忽我的眼淚和呼求。當人皆認為我兒子教不了,上帝就安排了幼稚園的家長組和幾位社工幫助我;她們以基督的愛給我關心、支援,加上我在家實踐在家長課堂學到的教養技巧,耐心地教導兒子,慢慢地他開始聽教,能靜下來了。現在五歲的他,有時知道激怒了媽媽,就自覺地停止搗蛋;有時見爸媽吵架,不開心,更會跟我說:「您祈禱吧!」又提醒我讀聖經。兒子彷彿比我還懂事,像小天使般給我安慰和鼓勵。
丈夫曾是我敬重的人,教我很多做人道理和職場生存之道。可是他嗜賭後性情大變、暴躁如雷,常狠罵兒子,同時也牽動了我的情緒。我愈發緊張、難受,就愈發和他爭吵,以致家無寧日。在幾近破裂的關係中,我視他如陌路人,完全不理睬他,甚至曾考慮離婚,但又不忍兒子在單親家庭中成長。我遂求上帝指引。祂藉着一篇文章教導我正視婚盟:丈夫未認識主,沒有出軌,所以我應該緊守崗位,以基督的愛挽回他,引領他悔改歸主,不再被賭癮鉗制。於是我靠着上帝所賜的愛,學習主動關心他。也許被上帝感動,他竟約我去看電影,又約我外出逛街散心
……我們的關係在上帝的眷愛中逐漸復和。感激上帝擦去了我的眼淚;我要更堅定地信靠祂,在去年決定受洗加入教會。
不再公主病
若非經歷過波折,可能我仍在患公主病,仍不懂為人設想,自私自利。感謝主藉着環境改變我,使我看見自己不成熟,需要成長,不能再像小孩般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人和事。尤其當了媽媽後,完全不懂家務的我倚靠主努力學習照顧家庭孩子,學習溝通,不亂發脾氣,盡力承擔自己的責任。現在家裏事無大小都由我打點,雖辛勞灑汗卻感到喜樂、滿足。願這堅毅剛強成為孩子的榜樣。丈夫看見我的改變和付出,也學習為這個家出力。他現在是計程車司機,有時會接載我和兒子去興趣班,我身體不適時也會替我接孩子放學。願他早日信主,讓孩子能在基督的愛中成長。
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十三
4-8)無論在婚姻、親子、職場、生活上,這都是我一生要學習的。我現在的崗位已做了六年,同事們都說我親和、不計較;感謝主改變了我。雖然路不易走,但堅信有主的帶領和指引,我們會有光明的未來。
(何在凡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