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傳書雙月刊

年份 
分類 
2020年4月號.第28卷.第2期.總第164期
逆途尋思——復活主
預苦期的當代意義
羅潔盈



  這是一個充滿不安的年代。生命中各種不確定性,讓人產生焦慮、恐懼、憤怒與無力感。就如今次疫情,從口罩、米到廁紙,有人不眠不休的去排隊搶購,反映人心不安。耶穌基督的福音,給我們甚麼提醒?

  預苦期或大齋期(Lent)是指復活日前的四十天(不包括主日),一段屬靈操練和內省時期。主耶穌曾四十天在曠野受魔鬼試探,本可藉其神權證明祂是彌賽亞,卻選擇走上十字架的苦路。耶穌得勝所引用的經文(申六-八章),正是昔日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從失敗經驗中總結的教訓。以下是當今信徒守這節期的三個意義。

一. 活著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在人心不安時,或更明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昔日以色列人在曠野餓了,只會埋怨,卻不懂感謝神每天的看顧。世俗化的宗教節日催人追求物質,卻無視那厚賜百物的上主,也不懂愛惜天父的創造。求聖靈光照我們能敞開心靈,以上主的真道為糧。

二. 省察自己
  耶穌認真的到曠野面對試探。「省察」可直譯為「試驗自己」。當教會年曆以聖灰日(Ash Wednesday)開始守四十天的大齋期,有人卻會在前一天先吃喝玩樂,有地方更會舉辦巡遊和化裝舞會,狂歡胡鬧一番。在世俗化影響下,人趨向滿足慾望,只顧抓緊即時的快樂。「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塗灰禮時用的這禮文,配合在信徒額上畫的十字,提醒我們在面對人的本相時,要認真省察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

三. 專一等候主
  在教會的傳統,預苦期是特別讓準備受水禮者,經歷「與主同死同活」的信仰歷程。十字架上的基督面對的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審訊。耶穌沒犯罪,卻被害受苦,且受死。聖父使耶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給他最大的平反。耶穌本可從十字架上跳下來,甚至使那嘲諷祂、釘祂十字架的人滅亡。耶穌卻選擇忍耐到底,沒用其神能,反倒虛己,為愛世人擔當了這苦難。

  生、老、病、死——人生在世每天都要面對生命的流走所帶來的失落。復活的基督宣告祂已戰勝死亡與罪惡。主必再來,帶來終極的公義審判!但願我們依靠主的話語及應許,跟隨基督,單單敬拜和事奉祂。
 
(作者是建道神學院實用神學部助理教授)
  •  
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頁設計及維護:自由策劃有限公司。
免責條款 | 私隱政策